搜索

NEWS

新闻中心
许英辉:面朝大海《山海经》bb电子官方网站打开

更新时间:2024-09-04 00:56:39     浏览:

  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黄帝大战蚩尤,人面兽、九头蛇、一脚牛、三足金乌……相信每一位看过《山海经》的人,脑海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山海之境与灵异传奇。正在河北秦皇岛西港花园创作壁画《山海图纪》的许英辉,在海边一面300多米长的围墙上画满了各种祥云、瑞兽,他想在这个有着“秦始皇寻仙”传说的地方,用自己的艺术阐述这段华夏上古志怪的传奇故事,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山海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许英辉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从大学时代开始bb电子官方网站,民间艺术的“大俗”与学院艺术的“大雅”便给了他诸多思想上的碰撞。他一面惊叹于民间美术符号的多样与丰富,一面又栖守于学院艺术的严谨与系统,这也让他常常感觉“消化不良”。

  大学毕业后,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英辉开始深入研究先秦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和书法等,他发现,中国的美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造型系统和美学高度远远胜于西方。“比如先秦时期的服饰、壁画、家具、石雕、陶器……都已经体现出非常成熟的美学范畴。我的艺术创作也深受这些传统艺术影响,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很自觉地把自己‘边缘化’了,远离了艺术市场和当代艺术的热点,只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艺术。”许英辉说。他不断寻找着能够表现自己美学探索的创作题材,后来找到了《水浒传》,再后来找到了《山海经》。“那些奇异的民间图腾符号就像是一副,让我觉得更加合适和入骨。”

  许英辉的“山海经”系列创作大概始于5年前,他所描绘的神灵、瑞兽、祥鸟、灵禽等既糅合着中国民间美术的积淀与张力,又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在其《鹤鸣九皋》《天启》《有鱼》《散步者》等作品中,无论造型、线条或是色彩,都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些作品也反映出许英辉扎实、细腻的艺术功底,其角色设计以自然鸟兽形态为基础加之适当的想象,构图饱满,整体风格经过调色及底纹等处理,演化为富有古典韵味的现代绘画风格。”收藏了大量许英辉“山海经”主题创作的北京树美术馆馆长张航说。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成为各界关注与探讨的热点。而《山海经》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恢诡谲怪的多样形象,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样本。从日本江户时期仿制《山海经》而作的《怪奇鸟兽图卷》,到如今美国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驺吾,再到中国华为注册的“朱雀”“玄机”“海蓝兽”“紫薇星”“獬豸”等系列商标,《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正走向世界。

  “《山海经》虽然晦涩难懂,却又长盛不衰,从《楚辞》里的巫山神女、《庄子》中的北冥有鱼,到《淮南子》的鸡犬升天;从李白的梦游天姥,到曹雪芹《红楼梦》的大荒顽石、绛珠仙草,《山海经》强大的冲击波一直影响至今。”张航认为,对传统符号的深入挖掘是当下许多艺术家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他们对《山海经》图像的深思和研究,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活血液。而许英辉的“山海经”系列作品中有着许多来自上古民间的美术符号,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浓郁的原始魅力,其一山一川、一妖一物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现代人,无疑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想用一种新的当代艺术样式和美学方式来展开自己的艺术,既不想依附于‘向西看’的当代艺术,也不想依附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我想通过《山海经》中的这些古老形象来展示自己的绘画语言,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许英辉说,中国的民间美术符号虽然一直在变化,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但如果失去滋养它们的土壤,终将灰飞烟灭。“中国乡村原本是文化、艺术和哲学诞生的地方,而现在却是一个日渐枯竭的逃离之地。我想让我和我找到的那些‘符号’重新回到它们生长的民间,重新去养育新的文化。我很庆幸来到秦皇岛进行壁画创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这种艺术语言样式接续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让现代艺术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 许英辉说。

  秦皇岛西港紧邻传说中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处,其前身是秦皇岛港的开埠地。1898年,清光绪皇帝钦批在此开埠建港,成就了我国近代北方地区唯一一个政府自开主权的口岸。近年来,秦皇岛西港逐渐由煤运码头转型为帆船码头,而在此建立起来的西港花园也逐渐建成为集工业与时尚、历史与现代相交融的特色旅游胜地。

  如何在这样一个既不乏工业氛围,又充满海港味道和时尚气息的地方绘制《山海经》图像,许英辉有着自己的考量。“《山海经》以山川和河流为主线,共有十八经,鉴于秦皇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我在创作上选取了《山海经·东山经》中的鱼、鸟等精灵异兽,包括最具象征性的当康、诸犍、比翼鸟、精卫鸟、帝江、扶桑树、金乌鸦等。由于帆船码头的时代感非常强,因此我的艺术图式既要当代、不落伍,又要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并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进而引发他们对《山海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绘画精髓挖掘出来,并体现在这面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墙上,是他着重思考的。许英辉介绍,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和审美因素,从艺术的图式、颜色、创作方法、造型风格等方面入手,力求与环境和大众审美合拍,“这些具有当代视觉风格的绘画不是陈旧的,是我对传统文化理解、吸收后的创新之作。我希望观众既能看得懂它们,又能通过它们看到《山海经》与当下生活的关联。”

  中国自古流传有一句话:“河出图,洛出书。”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开端,《山海经》所具有的神秘色彩使它与其他经典典籍有所不同,它的图像蕴涵着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虽没有长篇大论的教化,却自然流露出一种奋斗不息、勇敢和自然环境作斗争的生命之美,具有强烈的中国式造型语言和神奇色彩。许英辉表示,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来的发展,基本是以学习和模仿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很多创作都能看到西方的影子。相信随着人们对《山海经》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艺术家关注到它,并愿意借用这个题材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释放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激发社会对远古时期华夏民族文化基因的关注。”

  “科技一定是向前冲的,要创新;而文化是要往回挖的,反反复复去挖。一个画家,继承传统是好的,但绝不能照搬传统,好的艺术家是历史前进的车轮,他们总是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步步向前推进,直至达到自己艺术的顶点。许英辉就是这样的艺术家。”张航说。记者 高素娜 (本文图片由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赵树宴摄)